網路好康分享現金回饋點我了解>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

金石堂網路最大書店,好康分享,好書推薦,國內外精選好書,玩具精品,動漫模型,

服飾鞋包穿搭必備,時尚精品,品牌手錶等等的第一手好康資訊~都在小編的好康分享裡喔~~~

小弟最近再幫朋友找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,經過比價後決定到"金石堂網路書店"這裡買,東西好,客服態度棒

有問題處理不囉嗦~~~一開始以為"金石堂網路書店"是只有賣書而已,逛過他們的網站後發現,規模其實不輸各大網路商城

有各式各樣的好物喔,玩具模型,動漫商品,日常生活用品通通都有,而且價格比較親民哦~~~~建議各位朋友可以多來金石堂網路書店逛逛比較,可以挖到不錯的好康喔





商品網址:

















  • 《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》Fed Up with Lunch




    營養午餐,真的營養嗎?
    揭露營養午餐產業背後令人憤怒的祕密,
    一點也不營養的午餐,正被孩子天天吃下肚……
    與兒童肥胖、厭食症、少年心血管疾病又有何關連?


    一片披薩含有六十二種成分!
    雞塊裡沒有雞肉?
    果凍和薯條也算是蔬菜水果!
    你可知道孩子的營養午餐吃的是什麼「好料」?

    本日「營養午餐」菜單如下:
    農藥超標炒青菜、禁藥氯黴素香酥雞排、
    雙酚A罐頭胡蘿蔔丁、多油高鹼拌油麵,
    再配一罐糖精奶茶!

    累積毒素造成的兒童腦部發育不全,小孩提早發育、滿街的小胖子,氣喘、過敏性疾病,長期這樣吃下去,孩子還能安心長大?

    營養道義擺兩旁,速食添加物擺中間
    看一位匿名老師如何揭發營養午餐不為人知的真相,
    而我們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改變!

    作者任教於一所芝加哥小學,因一次糟透了的營養午餐經驗,決定暗中進行調查:接下來的一年,她每天都和學生一起吃營養午餐,然後偷偷拍下餐盤食物,仔細檢查成分,並將賣相差又看不出內容物的食物,一一放上她的「營養午餐臥底計畫」(Fed Up with Lunch)人氣部落格,間接引發各界對營養午餐的關注。

    一如帶頭改革學校午餐的先鋒傑米.奧利佛(Jamie Oliver),作者同樣受夠了學校供應的午餐——因為孩子在校吃到的食物,正對其健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,更間接曲解了孩子對食物應有的尊重和認識。

    《營養午餐的真相》進一步提供了所有關注營養午餐的人,如何展開自己「無聲革命」的建議。並獨家增錄臺灣版《營養午餐的真相》,讓臺灣的讀者不僅正視孩子的飲食問題,同時也提供了每一個人反思,對自己吃下肚的食物再一次提問。

    ※收錄臺灣版營養午餐,讓您為孩子的健康加把關。

    本書特色

    ■營養午餐好料多多:多油、多鹽、多糖、多脂,多添加物?
    營養午餐不能說的祕密?怎麼「辦」才好?
    給大朋友(家長)
    ◎你是否親眼看過孩子的營養午餐?
    ◎午餐是現場烹調,還是由業者送進學校?
    ◎餐點能否選擇?你的小孩喜歡吃什麼?
    ◎在有限的用餐時間內,孩子能吃掉多少餐點?丟掉哪些食物?
    ◎午餐時間前後有沒有下課時間?還是完全沒有休息時間?

    ■當方便美味超過營養,自己的健康誰把關?
    給每天都要吃美食的你
    ◎你對食物的認知是什麼?
    ◎好吃不營養?營養不好吃?
    ◎受教育的過程中是否學習到食物的知識?
    ◎受歡迎的速食和飲料,只是油炸和果汁還原?
    ◎加工物和食用色素對身體的影響是什麼?

    ■再這樣吃下去,身體會有什麼影響?
    給小朋友和中朋友
    ◎你的年紀還小,但不表示沒有權利發言。
    ◎你是真正吃營養午餐的人,因此擁有的午餐權力遠超乎你的想像。
    ◎你有權力知道吃下肚的東西真正的成分是什麼。
    ◎學會尊重自己之前,要先學會瞭解吃下肚的東西。
    ◎如果你願意的話,可以讓身心健康變成很「酷」的一件事。













      陶晶瑩(知名主持人)、陳曼麗(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)、張智剛(消基會董事長)、韓良憶(知名作家)、蘇錦霞(律師)
      良心推薦(按筆畫排序不分先後)

      傑米.奧利佛Jamie Oliver
      知名廚師與飲食倡導者,《為食起革命》作者


      「Q太太與我志趣相投。她率先告訴全世界,美國人給孩子吃的是什麼垃圾。讀讀這本書,它會讓你大開眼界,令你怒不可遏,決定著手進行改變。她的勇氣深深打動了我,相信你也會大受鼓舞。」

      到底學校給我們的寶貝吃了些什麼?
      蘇錦霞(律師)


      五、六、七年級的人們對於學校午餐的記憶,是媽媽的愛心便當!隨著時代的需求,現在的家長們不必為在學的小孩準備午餐了,因為學校有營養午餐供應。在一般人的想法裡,學校的營養午餐一定比家長做的便當有營養,所以,許多家長就放心地把午餐的責任交給了學校。

      對於學校的信任卻一次一次被媒體超大的標題給破壞,有農藥超標的青菜、含有禁藥的雞肉,不僅僅如此,對於營養的調配也是令人失望,高油、高鹽、高脂的食物!到底學校給我們的寶貝吃了些什麼?

      本書作者的「營養午餐臥底計畫」徹底調查學校到底給什麼食物讓學生吃!各位家長!請注意雖然學校會開營養午餐的菜單給家長看,然而書中指出入:學生今天的午餐是烤肋排三明治。我問班上一名學生:「今天午餐吃了什麼?」他回答:「漢堡。」我發現餐廳供應許多不同的漢堡肉加工食品,但學生從來不會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的名字而上當(例如「肉卷」、「烤肋排」等)。他們很清楚自己吃的是「漢堡」。所以家長您要好好檢視菜單的內容,本書教您應注意的必要之點!好好為寶貝把關吧!

      孩子們午餐的營養均衡了嗎?
      張智剛(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)


      本書作者為學校老師,在一次偶然到學校餐廳吃午餐的機會,發現學校供應給學生的午餐竟然非常不具有營養及分量,加上用餐時間不足,導致學生下午的精神都較差,因此展開為期一年的「午餐約會」,將學生的午餐每天拍下來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,終於促使政府注意到學生午餐的改善。

      看完本書,使我們想到我們的孩子在學校的營養午餐真的營養嗎?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在九十四年間曾經抽檢臺北縣市國小營養午餐,發現高達63?生不合格,雖然近年來在政府注意改善之下,已頗有進展,但仍不時發現包餐廠商與學校人員間有不法包庇行為,造成午餐衛生不佳的情形,在此同時,孩子們午餐的營養均衡了嗎?沒有進一步的驗證,而因為學校的保守,本會近年來無法再檢驗學校午餐的營養品質,深感遺憾。

      希望因為本書的啟發,能夠讓我們開始重視學童們午餐的問題,除了政府應該加強衛生把關外,家長也要認真的關心孩子們每天吃了什麼,甚至不定時的由第三公正單位抽檢廠商供應午餐的品質,共同維護未來主人翁的健康。

      校園午餐,不能叫做營養午餐
      陳曼麗(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,董事長)


      以前,臺灣曾經貧窮,有些孩子營養不足,學校裡的午餐,可能提供給學生比較好的營養來源,幫助孩子發育。

      現在,在貧富不均的時代,仍然有些學生依賴學校提供的午餐,甚至,有些老師將中午剩下來的食物讓需要的學生帶回家,當作晚餐。

      然而,有些人覺得學校午餐不好吃,因為大鍋菜,總是沒有家裡小廚房做出來的滋味,甚至比起外面餐廳的味道好像差一截。以致有些學校,討好學生,油炸食物特別多,炸雞塊,炸排骨。不但油多,多加了添加物,口味也偏重。營養不均衡的飲食,豈能說是「營養午餐」!

      學生營養需要重視,要均衡飲食,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,不能偏食。教育孩子,了解食物來源,土地和食物的關聯,人和食物的關係,這樣,食物就不是只有口腹之慾了。

      學生知道食物是怎麼來的嗎?帶孩子認識食材,認識農夫,認識健康營養。孩子在成長過程,自己動手做,練習做一些簡單的食物。如果再加上環境關懷,就是「綠食育」了。

      從《營養午餐的真相》這本書,我們可以一起關注學校的午餐,讓孩子更健康長大!我們做家長的人,要去看看做出午餐的地方,衛生條件好不好?工作環境好不好?工作人員態度好不好?食材來源在哪裡?加工食品有多少?家長愈關心,學校和廚房就會愈認真提供校園午餐。

      安娜.摩爾.拉佩Anna Moore Lapp?
      提倡永續食物者

      「哇!Q太太吃了整整一年的學校午餐,真是驚人之舉。對所有關心孩子日常飲食的家長而言,非讀本書不可。感謝Q太太,這本令人獲益良多的好書提醒了我們,每個人都能帶來改變,讓營養午餐煥然一新。」

      瑪莉安.奈斯德Marion Nestle
      紐約大學營養學、食物研究與公共衛生教授

      「唯有真正花上一整個學年,每天都與孩子吃相同學校午餐的人,才能以如此撼動人心的方式揭發真相。Q太太並非想當激進分子,但本書以令人信服的研究方式揭露學校飲食體系的缺失,並提醒我們該以什麼方式修正錯誤。她做了絕佳的示範,告訴我們個人也能發揮極大的力量;所有家長都應該大受鼓舞,為我們的孩子提倡更好的校內外飲食。」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譯者介紹




      陳佩筠

     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,輔修日文。金石堂好書開箱
      從小就喜歡塗塗寫寫,熱愛閱讀與翻譯。
      曾任出版社編輯,現於日商擔任行銷企劃。
      譯有小說《天使神偷》(Something Missing)與《諜影行動》(Tinker, Tailor, Soldier, Spy)。

      好書推薦

















    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
    • 前言
      第一章Q太太展開臥底調查(就像冒充成肉卷的牛肉餡餅)
      第二章你要搭配一點罪惡感嗎?
      第三章偏執狂披薩
      第四章食物是個人的回憶
      第五章從窗簾後偷窺
      第六章我是培珀莉農場的金魚
      兒童肥胖報告
      第七章美國企業輕易取勝
      第八章小紅蘿蔔不能出去玩
      第九章Q太太身分真相大白,親上戰場
      第十章回歸日常飲食
      第十一章果汁只不過是糖水(以及其他你已經知道的事)
      第十二章熱狗麵包禁止通行
      第十三章給我湯匙叉,我就搞定了!
      Q太太的無聲革命指南
      致謝

      臺灣版營養午餐的真相
      真實案例:還要賺黑心錢嗎?
      校園營養午餐好毒!
      營養午餐採購法大哉問
      校園午餐的嘴巴革命,用吃改變世界
      臺灣媽媽是不是該做點什麼?
      索引











    消費新趨勢






    作者序

    決定付諸行動的那一刻往往最為困難,接下來就只剩堅持了。恐懼只不過是虛張聲勢,只要你下定決心,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……過程就是最好的獎勵。——愛蜜莉亞.厄爾哈特

    我在芝加哥一所規模龐大的小學任教五年,很少踏進學校餐廳一步。事實上,自從十一年級以後,我就再也沒吃過學校的營養午餐了。要是我能從家裡帶真正想吃的東西,為什麼還要花錢買學校午餐呢?但一切都要從二○○九年十月的那天早上說起。眼看上班就要遲到了,我還在努力幫牙牙學語的兒子穿衣服,他卻不樂意配合;我將他的腳塞進小鞋子裡,幫他穿上羊毛外套,他還不停掙扎著要從我的臂彎裡逃出。此時我忽然意識到,自己還沒準備當天的午餐。我終於把兒子帶出家門時,一邊心想,沒什麼大不了的,學校有餐廳,我可以在那裡買午餐。

    我當時還不知道,吃一頓學校午餐,竟會為我的人生帶來如此戲劇化的轉變。

    那天我花了三美元,買到的學校午餐只有:熱狗麵包、Jell-O果凍、六顆薯球和巧克力牛奶。熱狗麵包(帶有溼氣的麵糰包著一條熱狗)裝在塑膠袋裡,表皮吃起來很硬,裡面卻很軟爛,完全不像我以往吃過的麵包;熱狗淡而無味,一點也不美味多汁;顏色黯淡的薯球(歸為聯邦政府規定每日應攝取的蔬菜類)嚐起來則是空虛乏味。假如我那天有空準備午餐,我會帶一顆鮮脆的蘋果,但學校午餐裡沒有新鮮水果,取而代之的是裹入幾塊梨子的鮮紅果凍。

    我當時飢腸轆轆,需要填飽肚子才有力氣繼續上課,所以我還是努力把軟爛的麵包吞下肚。但我真不敢相信,學生每天吃到的營養午餐竟是這樣;尤其我很清楚,這頓午餐可能是許多家境清寒的學生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。

    過去五年來,我擔任芝加哥公立學校第299號學區的語言治療師。大部分語言治療師都會在不同的學校之間輪替,但我主要服務於一所小學,該校從幼稚園至小六的學生人數約為一千三百人。許多學生家庭的母語為西班牙語、衣索比亞語與緬甸語,因為在學校要學習英語;也有不少非裔美籍和來自高加索地區的學生。大多數學生的家庭年收入落在貧窮線以下,全校超過九成學生享有免費或優惠午餐。這些學生需要新鮮食物幫助他們建立成功的人生,這也是他們應得的權益;和我相比,他們更需要從學校午餐攝取足夠的營養。假如更多人知道公立學校供應的餐點品質如此寒酸,學童用餐的時間也嚴重不足(至少在我任教的學區有此現象),相信會有更多人願意為此出力改變。

    那頓午餐令我怒不可遏。

    憤怒通常是一種醜陋的情緒表現。我知道在適當時機發怒有其重要性,但每當我看到其他人生氣,第一個反應往往是:老天,這傢伙是哪根筋不對啊?在我眼裡,生氣是失控的表現——而我從來不會失控。儘管如此,每當我想到學生的午餐盡是差勁的加工食品,就一團怒火在胸口熊熊燃燒。我覺得自己有義務做點什麼。我考慮要發起杯葛或抗議行動,但我只是區區一名老師,在嚴重缺乏經費的學區任教,能有多大的力量呢?就現實層面而言,我已經將全副心力投注於教育學生上,每天回到家,幾乎沒有太多額外的心力可以分給家人。每天都要如此盡心盡力教導學生,我還有足夠力氣發起學校午餐的改革運動嗎?

    這個問題讓我深感困擾(那天下午我不停打嗝,很可能是熱狗麵包或薯球惹得禍)。有沒有什麼方法,能讓我對午餐的怒氣轉換成正面改變?有些人適合發起抗議遊行或組織活動,但能否採用更溫和長久的宣導方式喚醒大家的意識、鼓勵改變現狀呢?無聲的行動方式,有時反而能帶來更強而有力的成果。

    我在擬定二○一○年的年度目標時突發奇想:二○一○一整年,我每天都要吃學校的營養午餐,再把內容發表到部落格上。我有一個私人部落格,每個月會更新一次。部落格的規模很小——只不過是我放在網路上的日記,讀者僅有母親和妹妹兩名。我的學校工作滿檔,若還要為更多讀者每天更新日誌,恐怕心有餘而力不足。但或許值得一試。

    我有資格針對學校午餐在部落格上發表評論嗎?我為此天人交戰了好幾個禮拜。語言病理學是健康醫學的一環,因此我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十分敏感。為了取得碩士學位,我修了許多科學課程,並具備生理學的基本知識,尤其是有關說話能力與聽覺運作機制的知識。我接受的生物學訓練並未讓我成為護士或營養師,但因此了解生理與心理之間的關聯。要維持聲音、說話能力與大腦運作,關鍵在於照顧好身體健康。更重要的是,我同時具備老師與母親的身分,讓我更加關切年幼學童的身心健康。

    我的計畫簡單明瞭:親自吃學校的營養午餐,藉此喚醒大家對午餐的重視。身為學校的教育人士,我認為自己具備獨到的觀點——也希望其他人對此感興趣(但不需要「太過」好奇,因為我得保住飯碗,不希望變成告密者而引來過多注目)。

    我向丈夫透漏自己的想法時,他笑著說:「忘掉這件事吧!我們已經吃得夠多垃圾食物了,更何況這可能影響妳的健康。」

    起初我同意放棄這項計畫,身為小學老師,還要照顧嗷嗷待哺又活力充沛的兒子,已經讓我筋疲力盡了;我不需要額外投注時間經營部落格。

    此外,雖然我不想承認,但我確實害怕。

    我向來不喜歡搞破壞。我一直是個守規矩的乖寶寶,甚至不曾經歷叛逆期。大概是因為我高中四年都戴牙套,和流行或談戀愛根本沾不上邊。父母親工作的關係,我小時候經常搬家;每隔幾年就要當「新來的學生」,讓我不敢在班上興風作浪。雖然我認為會造訪我的部落格的網友屈指可數,但要在眾目睽睽下曝露自己的身分、任教的學校和學區,依然是很大的風險。我只是個喜歡待在舒適圈裡的膽小鬼。

    但接下來的幾個星期,只要我的學生一到下午就精神渙散,或在吃過午餐後抱怨肚子痛,寫部落格的念頭就再次蠢蠢欲動。我不停思索著,學生的午餐時間只有區區二十分鐘,老師得花多大的力氣才能拉回學生的注意力;剛吃過飯就要專心上課,對他們而言又是多麼困難的挑戰。午餐過後,我集合一小群孩子上演講課時,總是注意到不只一個學生會盯著某個地方放空,眼神呆滯。我也發現某個學生的白色T恤上沾著螢光紅的汙漬——她午餐時吃了紅色冷凍果汁棒,但有沒有時間吃其他食物?

    我很好奇,不曉得有沒有人研究過,營養不足的午餐與課業表現之間有何關聯?我也納悶著,家長和一般大眾是否清楚學校供應給孩子的餐點內容?沒錯,家長每個月都看得到學校菜單,但那些天花亂墜的敘述文字,在實際看過糟糕的學校餐點之後,立刻黯然失色;菜單上總是寫滿令人眼花撩亂的美麗名稱,將孩子每天吃的差勁食物包裝得美輪美奐。

    我再次下定決心,要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行。這次,我打算不告訴丈夫。

    我於二○一○年一月開設部落格「營養午餐臥底計畫」(Fed Up with Lunch: The School Lunch Project),記錄我每天吃的學校午餐,並加上我的想法和一兩張照片。

    我為自己取了一個分身「Q太太」。匿名才能讓我在部落格上發揮創意,又不至於危及工作。我需要這份薪水維持生計,連同丈夫的收入一起支付帳單。我不想被開除,儘管我覺得不太可能會發生這種事——孩子每天的午餐內容可不是專利。但我還是擔心,假如以真實姓名發表部落格文章,會影響到學生的教育。隱姓埋名能保護自己、學校和學區不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騷擾。我並不希望同事發現我將學生和自己吃的營養午餐公諸於世。我決定一如往常按表操課——工作、買學校午餐、拍照、吃飯,然後回到我熱愛的工作上。我發現,用手機拍照、上傳至部落格、發表基本的文章後再公開,整個過程不到五分鐘就能搞定。我盡量不占用上班時間,下班後才開始經營部落格和推特。

    花一整年吃學校午餐,這個主意聽起來毫不偏激,但最後「營養午餐臥底計畫」卻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,讓我從平凡的市井小民,搖身一變成家喻戶曉的倡導人士,也改善我的家人與飲食之間的關係。這個計畫讓美國各地的人們開始正視學校午餐,許多人以往可能未曾思考過這個議題。我由衷感激有這麼多慷慨、熱心、博學多聞的網友偶然發現了我的部落格,並願意花時間分享觀點與想法。我的部落格文章與讀者回應引起許多迴響,讓我比以往更加瞭解食物政治。「營養午餐臥底計畫」讓許多家長、教師、營養師、廚娘與美食家紛紛浮出檯面,樂於針對學校午餐、教育和美國的兒童飲食現狀交流想法與意見。我以往對此幾乎一無所知,但我現在已能肯定,對發育中的兒童來說,飲食遠比我想像中還要重要。

    我剛成立部落格時,覺得自己的力量十分渺小,但還是希望以無聲方式帶來一些改變。我不曉得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,這麼多人團結一致聲援,最終我們都瞭解到(無論是早知道或才剛意識到這件事),學校午餐改革勢在必行。我展開部落格計畫的同時,第一夫人蜜雪兒.歐巴馬正好發起「動起來!」(Let’s Move!)宣導活動,呼籲國民正視兒童肥胖議題與學校午餐改革,引起全國矚目;傑米.奧利佛 (Jamie Oliver)也剛展開《為食起革命》(Food Revolution)實境節目,探討學校午餐引起肥胖的可能性和對健康的不良影響,但這都無損於我的計畫。

    我之所以吃學校午餐,只是希望藉此引起一些家長、老師、營養師與美食家對營養午餐的關注。令人受寵若驚的是,我的部落格竟成了學校午餐改革的典型代表;我拍下的午餐照片變成美國時代精神的一環。在學校午餐改革的浪潮裡,我也扮演了一顆小小螺絲釘的角色。

    本書的最後一章〈Q太太的無聲革命指南〉,教你如何共襄盛舉。聽起來或許有些陳腔濫調,但就如瑪格麗特.米德所言:「有件事無庸置疑:永遠不要低估一小群深思熟慮、堅定不移的人,這些少數人就能改變全世界。」只要我們有足夠的人團結在一起,我們就有真正的機會改善全美國的學校飲食現況。這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嗎?



















    編/譯者:陳佩筠
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規格:平裝
    分級:普級
    開數:25開15*21cm
    頁數:256


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
營養午餐的真相:學校正在荼害你的小孩在這買最好康

商品網址:





電子商務新趨勢



C96FE399937DE98C
arrow
arrow

    trp31nv71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